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 2025, Vol. 13 ›› Issue (01) : 48 -54. doi: 10.3877/cma.j.issn.2095-5820.2025.01.007

人才培养

医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许为冬1, 吴他凡2, 殷子寓2, 张辉3, 李建华4,()   
  1. 1. 511436 广东广州,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 511436 广东广州,广州医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与研究中心
    3. 511436 广东广州,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
    4. 511436 广东广州,广州医科大学校长办公室
  • 收稿日期:2024-05-21 出版日期:2025-02-28
  • 通信作者: 李建华
  • 基金资助:
    广东省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1GXJK028)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202113707)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model of medical students' labor competency

Weidong Xu1, Tafan Wu2, Ziyu Yin2, Hui Zhang3, Jianhua Li4,()   

  1. 1.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36, China
    2. Center for Teacher Teaching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36, China
    3. Academic Affairs Office,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36, China
    4. Principal's Office,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36, China
  • Received:2024-05-21 Published:2025-02-28
  • Corresponding author: Jianhua Li
引用本文:

许为冬, 吴他凡, 殷子寓, 张辉, 李建华. 医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模型构建[J/OL].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25, 13(01): 48-54.

Weidong Xu, Tafan Wu, Ziyu Yin, Hui Zhang, Jianhua Li.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model of medical students' labor competency[J/O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Management(Electronic Edition), 2025, 13(01): 48-54.

目的

构建医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模型,为增强医学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医学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医学生劳动素养内涵,确定医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与权重,通过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进行评测。

结果

医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模型由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组成,3个一级指标及其权重为劳动价值观(0.448)、劳动知识(0.249)、劳动技能(0.303)。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医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模型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可为医学院校完善医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medical students' labor competency, aiming to enhance pedagogical effectiveness, improve healthcare workforce adaptability, and promote holistic development in medical education.

Methods

The Delphi method,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labor competency, determine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weights of medical students' labor competency, and conduct evaluation through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factor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Results

A medical student labor competency index system was determined, which consists of 3 primary domains, 12 subdomains and 31 measurable indicators. The 3 primary domains and their weights are professional values (0.448), applied knowledge (0.249), clinial-community skills (0.303).

Conclusion

This rigorously validated labor competency evaluation system demonstrates excellent reliability and cross-institutional applicability, provid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表1 医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与权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观测点
A1 劳动价值观(0.448) B1 价值认同(0.173) C1 认识劳动创造价值(0.062) 了解和认同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
C2 认识劳动推动个人和社会发展(0.045) 了解和认同自己劳动推动个人和社会发展
C3 尊重劳动者与劳动成果(0.066) 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认同劳动重要性和多样性
B2 情感观念(0.098) C4 良好的劳动情感(0.041) 劳动情感积极,能从劳动获得愉悦感
C5 拥有适合的择业就业观(0.033) 树立良好择业观,主动规划未来就业
C6 崇尚劳模精神(0.024) 尊崇优秀医生榜样,践行追求卓越、持续学习等劳模精神
B3 劳动习惯(0.072) C7 自立自强劳动习惯(0.023) 主动参与生活劳动、勤工助学等劳动,实现自立自强
C8 高效劳动习惯(0.027) 保持良好劳动状态,高效完成劳动任务
C9 爱岗敬业、认真负责(0.022) 对劳动任务认真负责、保证质量地完成
B4 劳动品质(0.105) C10 安全劳动意识(0.035) 重视劳动安全防护,具备公共卫生及急救意识
C11 吃苦耐劳、乐于奉献(0.027) 每年能主动参与3 次以上服务性社会劳动,吃苦耐劳
C12 遵纪守法、诚信友善(0.043) 遵守纪律法律,诚实合法劳动
A2 劳动知识(0.249) B5 生活劳动知识(0.062) C13 生活劳动基础知识(0.025) 掌握洗衣、生活成本计算等生活劳动知识
C14 生活安全基本知识(0.037) 掌握水、电、火安全及灭火器使用等生活安全知识
B6 专业劳动知识(0.079) C15 专业劳动基本理论知识(0.023) 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医药生产知识等
C16 专业劳动安全知识(0.040) 了解医学专业的危险与职业、公共卫生防护措施
C17 专业劳动人文知识(0.016) 掌握临终关怀、患者隐私保护等医学实践人文关怀知识
B7 社会劳动知识(0.051) C18 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0.028) 了解医师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自身劳动权益
C19 择业就业相关政策知识(0.023) 了解医学专业择业就业政策,清楚自身专业就业准备要点
B8 创新劳动知识(0.057) C20 创新劳动前沿知识(0.023) 了解前沿临床知识与发展趋势、常见实验室仪器知识等
C21 创新劳动方法知识(0.034) 了解论文写作方法、实验设计等创新劳动流程和方法
A3 劳动技能(0.303) B9 生活劳动技能(0.080) C22 基本生活劳动能力(0.035) 保持内务整洁,每周1 次以上的内务整理
C23 生活工具应用能力(0.045) 熟练掌握厨灶等日常生活劳动工具
B10 专业劳动技能(0.081) C24 掌握基本专业技能(0.033) 掌握心肺复苏、血压测量等医学基本实践技能
C25 专业技能应用能力(0.048) 熟练应用病史采集、疾病诊断、辅助诊断等基本临床操作技能
B11 社会劳动技能(0.061) C26 劳动合作与沟通能力(0.028) 劳动过程中能与上级医生、患者、护士等他人顺利沟通
C27 劳动行为规划能力(0.017) 提前规划好劳动流程,保障任务顺利进行
C28 劳动组织协调能力(0.016) 集体劳动中组织和协调好成员安排
B12 创新劳动技能(0.081) C29 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0.025) 能查阅文献、专利等资料获取创新劳动信息并分析发现问题
C30 创新实践动手能力(0.023) 具备常用实验室仪器使用等创新劳动动手能力
C31 创新劳动能力(0.033) 参与科研课题、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实践
图1 平行分析碎石图
表2 题项EFA和CFA的标准化因子载荷
表3 劳动素养模型效度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2020-07-07)[2024-10-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2
曲霞, 刘向兵.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2): 73-77.
3
刘向兵, 曲霞, 黄国萍. 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化构建的学理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21(9): 30-36.
4
王正青, 刘涛, 杜娇阳, 等.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测评模型构建与测度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 2021(6): 81-89.
5
蔡瑞林, 花文凤. 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大学教学, 2021(11): 81-85, 96.
6
张鹏程, 王小路, 李春. 黑龙江省5所高校医学生劳动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 42(9): 778-782.
7
钟柏昌, 李艺. 核心素养如何落地:从横向分类到水平分层的转向[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1): 55-63.
8
郭建如, 王维民. 新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探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2, 295(7): 19-26, 47.
9
林美燕, 涂师平. 医学生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必要性和意义[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 33(23): 4043-4044.
10
张维, 刚婷婷, 卢洁, 等. 课程思政视域下医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医学教育管理, 2023, 9(6): 779-783.
11
张海生. 高校劳动教育的意涵、价值与实践——一种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解析[J]. 大学教育科学, 2021(1): 53-59.
12
邓倩, 王成.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三维解读:理论意蕴、价值彰显与实践进路[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 39(10): 13-18.
13
顾建军. 加快建构新时代劳动素养评价体系[J]. 人民教育, 2020(8):19-22.
14
檀传宝. 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2): 82-84.
15
程孝良, 李苑静. 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链式分析模型及其影响机制[J]. 现代教育管理, 2013(1): 108-112.
16
王平. 价值观教育的情感基础与原理——兼及道德教育理论建设的一种可能视角[J]. 南京社会科学, 2020(6): 150-156.
17
刘向兵, 赵明霏. 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知识整体理论的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 2020(8): 62-66.
18
陈方舟, 卢晓东. 倾向、知识与能力: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关系再探[J]. 教育学术月刊, 2021(3): 3-11, 54.
19
纪德奎, 陈璐瑶. 劳动素养的内涵、结构体系及培养路径[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1, 22(2): 16-20.
20
王泉泉, 刘霞, 陈子循, 等. 核心素养视域下劳动素养的内涵与结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 37-42.
21
曾照云, 程晓康. 德尔菲法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38种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J]. 图书情报工作, 2016, 60(16):116-120.
22
王春枝, 斯琴. 德尔菲法中的数据统计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 9(4): 92-96.
23
邓雪, 李家铭, 曾浩健, 等. 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 42(7): 93-100.
24
刘坚, 魏锐, 刘晟, 等. 《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设计[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34(3):17-21, 113.
25
王维民. 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医学教育范式转型[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4, 44(6): 401-406.
26
许为冬, 吴他凡, 张辉, 等. 新时代医学院校劳动教育价值内涵与融合路径探索[J]. 浙江医学教育, 2023, 22(2): 65-68.
27
陈静. 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的三重逻辑[J]. 中国考试, 2021(12): 10-18.
28
谭梦彤, 薛素美, 颜景芝, 等.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科类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23, 41(9): 8-11.
29
徐进, 刘思浚, 冯立, 等. 新时代基于专业社团建设的医学生劳动教育探索[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 31(2): 156-159, 189.
30
李情, 章振霖. 新时代医学院校劳动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建设探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4, 35(2): 82-86.
[1] 王佳佳, 詹韵韵, 姜凡, 孙碧云, 毕玉, 李如冰, 彭梅. Peyton四步教学法在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颈部淋巴结分区中的应用[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08): 814-818.
[2] 牛梓涵, 李文波, 孝梦甦, 张青, 张一休, 朱庆莉. 超声影像教学融合思政元素的实践初探与效果评估[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06): 597-601.
[3] 陈雪琪, 张莉, 郭乡平, 罗林枝, 晋思琦, 陈程, 赵瑞娜, 施敏, 杨筱, 李建初. 基于可验证自学学分管理系统比较超声医师继续教育中手机APP端与PC端需求[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05): 527-533.
[4] 张莉, 郭乡平, 罗林枝, 冯雷, 段丽丽, 张志凌, 施敏, 陈雪琪, 陈程, 杨筱, 李建初. “可验证自学”继续医学教育模式下不同医院超声学科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内容分析[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04): 414-419.
[5] 张莉, 郭乡平, 罗林枝, 冯雷, 段丽丽, 张志凌, 施敏, 晋思琦, 赵瑞娜, 杨筱, 李建初. “可验证自学”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在超声学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 21(03): 331-336.
[6] 赵瑞娜, 姜玉新, 陈涛, 张莉, 陈程, 晋思琦, 陈雪琪, 杨筱, 李建初. 北京市超声医学专业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改革需求研究[J/OL].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09): 966-973.
[7] 李振霞, 郑小雯, 纪芳, 夏伦果, 陈荣敬, 游清玲, 房兵. 基于Bloom目标分类理论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口腔本科正畸教学中的应用[J/OL].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3, 17(02): 133-139.
[8] 高博, 杨硕. 自我授课教学法联合Checklist评价系统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教学中的应用[J/OL].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5, 19(01): 120-124.
[9] 朱熠林. 疝和腹壁外科进修医师专业化培训的临床实践及思考[J/OL].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 18(02): 238-240.
[10] 马帅, 丁峰, 潘沛. 融合思政元素教学对肾脏科实习生专业选择的影响[J/OL].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3, 12(03): 172-175.
[11] 段智宇, 蔡广研, 冯哲. 多中心联合病例汇报与讨论教学法在肾脏病科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OL].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3, 12(02): 109-111.
[12] 胡靖泽, 孟祥祺, 刘美辰, 陈浩, 沈若菲, 蒋传路, 蔡金全. 元宇宙应用于神经外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J/OL].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4, 10(06): 373-375.
[13] 张玮玮, 霍晓川. 人工智能时代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J/OL].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4, 18(04): 357-359.
[14] 杨琼, 赵海燕. 医学生对神经病学课程思政的知晓度和接受度的现状调查研究[J/OL].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4, 18(01): 55-59.
[15] 韩菲, 张遥, 周立新, 倪俊, 朱以诚. 八年制医学生神经病学见习巡诊课程现状调查与改革探讨[J/OL].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3, 17(03): 260-265.
阅读次数
全文


摘要